据《劳动报》报道,肺癌中约有3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脑部转移的症状。出现脑部转移后,患者是接受姑息治疗,还是接受全脑放疗从而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这一话题因为最近全球知名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而在昨天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办的第二届肺癌长江论坛上成了热点。
全球每年新发肺癌病例180万,约有30%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脑转移好发于腺癌及小细胞肺癌,对于这类病人,以往全脑放疗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不过,近日一篇发表于《柳叶刀》的文章,似乎对全脑放疗提出了“挑战”。研究对不能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疗两组肺癌脑转移患者观察的结果显示,全脑放疗仅带来4.7天的质量调整寿命,且是否做全脑放疗在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上无显著差异,因此研究者认为全脑放疗作用微乎其微。
本次大会主席吴开良教授表示,中国人群的肺癌基因突变谱与欧美国家明显不同,多发性脑转移的全脑放疗总体有效率约为30%-40%。在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全脑放疗的有效率达到70%-80%,联合使用靶向药物后有效率更高。在中国,EGFR突变的比例在肺腺癌中约为40%。这也就说中国有更多患者可能从全脑放疗中获益。
专家建议,年龄小于60岁、身体状况良好、原发肿瘤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从全脑放疗中获益,对所有不适合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都放弃全脑放疗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