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医疗质量与文化近几年来有显著发展,各大医院除参与由卫生福利部委托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质量策进会主导的医院评鉴,获得区域医院、医学中心等级的肯定外,也陆续申请美国的JCI认证,藉此与国际医疗水平接轨。
从中可以看出,现今台湾医疗界正处于医疗改革攻坚期,各家医院均尽力争取获得较高健保给付的机会。而如何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文化为基础,让医疗建筑满足医疗工艺的要求,是当前医院改革最重要的课题。
依据医疗工艺(MedicalProcess)原则,运用医疗建筑设计概念,针对业主需求,在充分体现新医院建筑结构、创新理念及环境保护的目标基础上,就医院建筑设计与医疗工艺归纳以下重点。
首要课题——新旧医疗设备整合管理
>>>>依科室需求评估、整合
以骨髓移植病房及烧伤病房为例,需设置的病房设施与设备如表1、表2所示。
>>>>采购建议与效益评估分析
可依据医院新建周期逐批购置;遵循跨科共享原则,除可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外,也可避免购入旧型仪器或零件供应短缺之困境。
信息系统整合评估
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数字化、网络化之建置咨询、信息云端化、穿戴设备开发与评估、智能组件开发上,导入大(大数据)、云(云端化数据处理)、平(建构异业互联平台)、移(穿戴移动式医疗电子装置),才能达到信息系统的整合评估。
空间规划
>>>>人流、物流之动线设计与场地规划
医疗建筑与医疗工艺可借助智能化手段,以数据作为人流、物流动线设计与场地规划的依据,可提供环境影响分析、交通动线分析、工法模拟与职业安全分析等专业建议,对于运营后软硬件管理、维修保养成本的节省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规划冲突检查
引入智能软件,针对机电管线、维生系统管线、废料 ( 医疗废弃物、废水、废气等 ) 执行冲突检查,避免施工错误造成建筑及管理成本增加。
后勤管理
主要为医疗设备管理。建筑设计体现于医疗工艺中,交付业主运营前应包含:建构 3D模型、运营数据之建立、存盘及管理、工程项目数据及即时监控系统等,其中,建构一套完善的后勤管理机制与系统,对于运营后防灾、减灾及灭灾计划的实施可提供全套完整的数据。
现今台湾医疗发展仍受到诸多限制,卫福部对医院设立数量的限制,导致医院经营、医疗建筑与医疗工艺的发展受限极大。检视大环境的变化,导入精实管理,改善医疗建筑进而满足医疗工艺的需求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