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首个3D打印的“人造心脏”诞生,有望变革器官移植

   日期:2019-04-17     浏览:143    
核心提示:发布日期:2019-04-17   以色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新之国”。

发布日期:2019-04-17

  以色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新之国”。位于中东,饱受战火冲突的以色列其国土面积虽不如北京与上海的总和,人口也只有区区800万,却已经诞生了10多位诺奖得主。

  16日,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项突破。一支科研团队用人类的脂肪组织,通过一系列神奇的操作,最终成功3D打印出了一颗“人造心脏”。它虽然只是一个微缩版的原型,却是人类“首次成功设计并打印出一个具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心脏”。

▲3D打印心脏,以色列科学家带来了新突破

  这颗心脏可以说是生物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联合带来的科学突破。具体来看,研究人员们先从一些患者的体内取出了一些脂肪组织,然后将其“细胞”与“非细胞”的成分进行分离。这些细胞随后被用来诱导产生多能干细胞,而胶原蛋白和糖蛋白等非细胞成分则用来合成“个体化凝胶”,来充当3D打印的“墨水”。

▲简单几步处理,脂肪变成了打印心脏的“墨水”

  研究人员们发现,自身材料组成的凝胶给干细胞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在这些凝胶里,干细胞能高效分化成心脏细胞和内皮细胞。由于所有的材料都来自患者本身,这些细胞产生的组织能有效地避免异体器官移植中的排斥问题。

  “生物材料的兼容性是消除移植排斥问题的关键,这些问题可能会危害移植的成功,”本研究的通讯作者Tal Dvir教授说道:“理想情况下,生物材料应该与患者本身的组织有同样的生化、机械、以及拓扑性质。”

▲研究人员们用计算机模拟了小血管网络

  成功分化细胞之后,研究人员们进一步开始用这一方法“3D打印”心脏组织和器官。利用CT扫描技术,他们勾勒出了心脏的大体结构,这包括了心脏的形状,心房心室的尺寸,以及主要血管的走向。对于CT扫描无法获取的小血管网络结构,研究人员们又使用了数学模型,计算不同区域的氧消耗,合理分配血管的走向。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我们获得了更为完整的血管网络结构,用于实际的打印。

▲3D打印心脏的全过程 ▲往3D打印的心脏里注射染料观察结构

  万事俱备之后,他们成功打印出了一个“人造心脏”。限于目前的技术,研究人员们打印出来的还只是一个“迷你版”,尺寸只有樱桃一样大,差不多是兔子心脏的大小。这颗心脏带有心脏细胞和血管,结构完整。目前,这颗心脏里的细胞可以出现收缩,但尚不能像正常心脏一般搏动泵血。这也是研究人员们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按计划,他们想在1年多后开启动物实验,研究这种人造心脏用于器官移植的可行性。目前,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而心脏移植是病情严重患者几乎唯一的选择。由于迟迟没有合适的器官,许多患者只能在等待中,迎来生命的终结。如果这一技术真的能用于人类器官移植,无疑是一大喜讯。

  “可能在10年里,全世界最好的医院里就能出现器官打印机。” Dvir教授乐观地估计道。我们期待早日看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来源:学术经纬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