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颅底微雕让骨瓣“完璧归赵”

   日期:2019-03-12     浏览:134    
核心提示:发布日期:2019-03-11   近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全球顶尖的内镜颅底专业学术组织&md

发布日期:2019-03-11

  近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全球顶尖的内镜颅底专业学术组织——“北美颅底外科协会”(NASBS)2019年年会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杨刚主任医师展示了原位骨瓣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术后颅底重建方面的技术成果。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原位骨瓣这一神经外科新术式。这一技术弥补了目前国际上仅重视膜性重建而忽视骨性重建颅的短板,大大减少扩大经鼻入路术后脑脊液漏及继发严重颅内感染的发生。

  据杨刚介绍,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是2000年以后逐渐引入我国的一项神经外科新技术,是通过鼻孔在颅底钻一个仅2平方厘米左右的骨窗,再从骨窗切除颅内肿瘤。国际常规做法是用高速磨钻“粉碎”这小块颅底骨质以形成一骨窗,随后再进入颅内各个手术区域切除肿瘤。但照这种术式,手术完成后,手术入路导致的颅底“窟窿”(即被“破坏”的颅底)如何修补,如何防止“窟窿”引发的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这些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擅长颅底手术的杨刚20余年潜心攻克这一难关。2013年后,他开始尝试对手术入路那2平方厘米左右的颅底骨头不钻破,而是大胆细致地避开血管神经,小心地整块切(磨)下来,使之形成一小块骨瓣,手术完毕再把这小块骨瓣“完璧归赵”。这个2平方厘米左右的颅底骨紧邻或穿插着颈内动脉、视神经和海绵窦等重要结构,且颅底骨厚薄不均、凹凸不平,局部地方薄如蝉翼,部分地方又坚实牢固,要完美地切割下骨瓣而又不损伤重要结构,其难度不言而喻。

  经过长期的钻研和磨炼,杨刚团队已成功完成该手术数十例,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剖复位”,术后极少发生脑脊液漏,解决了颅底骨性重建这一巨大技术难题。(通讯员尹蕾 记者张立斌)

来源:健康报网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