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诞生 脑科学、疾病早诊、药物研究有了新模型

   日期:2019-01-25     浏览:268    
核心提示:发布日期:2019-01-25   记者王潇雨1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发布日期:2019-01-25

  记者王潇雨1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获悉,他们首次利用CRISPR/Cas9编辑方法,敲除了体外受精的猴胚胎中的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产生了一批BMAL1缺失的猕猴。行为学分析表明,这些猕猴具有昼夜活动紊乱、睡眠障碍、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此项研究为模拟人的节律紊乱相关疾病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日,我国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两篇文章报道了该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洪钧介绍,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内在的时间控制系统,维持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小鼠和果蝇等动物模型因其与人的昼夜活动周期、脑结构和代谢速率等存在明显差异,制约了生物节律紊乱机理研究,灵长类动物是理想的动物模型。

  研究团队经两年多努力,构建了前述BMAL1缺失的猕猴模型。但是他们很快发现,5只BMAL1敲除猴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致。研究团队采集了一只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敲除猕猴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了5只克隆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将为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物研发等提供新型高效的动物模型。

  “首次证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克隆成年基因修饰猴。这为(在短期内)生产一批无嵌合体的基因修饰猴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国际同行审稿人对该研究做出上述评价。

来源:健康报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