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医疗AI获资本青睐 企业关注“三类证”

   日期:2019-01-22     浏览:117    
核心提示:作者:郑琪发布日期:2019-01-22   随着中国医疗人工智能(AI)产业狂飙突进,创业者和

作者:郑琪发布日期:2019-01-22

  随着中国医疗人工智能(AI)产业狂飙突进,创业者和产业巨头竞相杀入,医疗AI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在资本助力下,国内有近百家医疗AI创业公司获得投资,总融资逾200亿元。仅2018年上半年就有18起投融资,其中8起融资超过亿元。

  BAT、微软、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以及GE、飞利浦、西门子、东软等传统产业巨头纷纷投身其中,或自主研发,或投资并购,与大批创业公司竞相角逐,目前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在医疗AI领域布局。

  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至今,我国医疗AI市场规模每年增长40%左右,2018年国内市场总额有望达到200亿元。

  如今,国内医疗AI以影像识别与诊断产品为主。其中,涉及肺结节等肺部疾病的AI影像产品最为成熟。大批新秀企业在此集结,包括联影、推想、深睿、依图、科大讯飞等。成熟度仅次于肺部影像的是眼底影像,体素科技、Airdoc、健培、Deepmind、爱尔眼科等十余家企业已在此领域布局。高度“扎堆”虽然降低了国内医疗AI产品的丰富度,但也促使肺部、眼底两大类AI影像技术更快走向成熟。

  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刘士远表示,预计2019年上半年将产生第一家获批“三类证”的公司。体素科技创始人丁晓伟认定,国内AI影像的第一张“三类证”一定会出在肺部影像或眼底影像的产品中。

  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见的医疗AI产品大多属第三类医疗器械。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第三类医疗器械获得许可证均须经过产品定型、检测、临床评价、注册申报、技术审评、行政审批六步。前三步由企业自行完成,而自注册申报这一步起,即正式进入监管部门审批环节。目前,申报“三类证”的医疗AI产品大多停留在注册申报准备阶段。

  “从长远看,医疗AI会在没有医生的院外场景使用,这就要求医疗AI产品必须是一个可以提供诊断级别服务的产品。”Airdoc副总裁张京雷表示,只有取得“三类证”才能推动医疗AI产品真正实现最大价值。

  (作者系“八点健闻”专业撰稿人)

来源:中国医药报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