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AI医生开发锁定六大疾病领域

   日期:2019-01-14     浏览:204    
核心提示:发布日期:2019-01-14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专项“常见致盲

发布日期:2019-01-14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专项“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项目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启动。据介绍,项目组将通过以往临床诊疗和疾病筛查产生的影像学数据,研发适用于常见致盲(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致畸(脊柱侧凸)和致死(心血管疾病和头面部恶性肿瘤)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推动我国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型智能医疗服务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未来,随着AI医生深入开发,人们在家用手机拍摄身体部位照片上传云系统,AI医生远程诊断有望成为现实。

  AI医生

  不止看眼科这么简单

  目前,中山眼科中心研发构建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白内障诊疗云平台,并在广州开启全球首个眼科人工智能机器人门诊。

  据介绍,此次启动的“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项目国家科技部资助经费为723万元,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共同参与,并一起为项目配套2000万元经费,以人工智能新型服务模式为目标,致力于人工智能平台研发和最终落地应用。

  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分别指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脊柱侧弯、心脑血管疾病和头面部肿瘤这六大疾病。

  据统计,在这6种常见病中,盲和低视力度数的人数大于5000万人,脊柱畸形人数大于100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头面部肿瘤两类疾病致死人数超过3亿人。

  “以往的AI系统只针对眼科疾病进行筛查和诊断,这次研发的AI系统不止针对眼科疾病,是在眼科疾病筛查基础上的提升。”项目负责人、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表示,眼睛是体表器官,很多疾病有时看一眼就能发现。AI眼科医生并非只能看眼睛疾病这么简单,它可以预测视力发展状况,未来更可能通过眼睛就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林浩添介绍,在以前,人类医生是分专科进行疾病诊治的,当AI医生逐步发展并且晋级时,这种分专科的诊断模式有望被跨学科的AI医生所打破。

  据保守估计,项目启动后,在未来三年多的研发时间内, 基于之前良好的基础,预计六大疾病研究中至少有三个研究有望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三个疾病研究分别是白内障、骨科、眼表疾病。

  未来在家拍片上传

  AI医生诊病

  “以前想知道青少年发育中是否有脊柱侧弯的情况,需要到医院拍X光片诊断,未来,家长在家用手机拍一张孩子背部的照片,上传到AI系统,AI医生就可以给出诊断意见。”这个过程中,AI医生并不局限于已经得病的筛查,更可以发现人类医生肉眼难以发现的细微病变,及时做出风险提醒。

  据介绍,目前人工智能在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已经有所突破。去年,AI视网膜筛查系统对一百万人口进行数据分析,用算法自动进行视网膜筛查,发现这百万人口的视网膜健康情况评估中,最突出的是黄斑变性和动脉硬化两大问题,其中黄斑变性以前被认为是老年人疾病,AI医生的风险评估显示,年轻人患黄斑变性的风险正在增长。

  目前,人工智能系统的筛查和诊断主要还在医院以及相关机构的专业设备中,随着开发的深入,未来它可以通过手机植入,助力分级诊断,AI医生远程筛查和诊断,病情程度轻的患者可到社区医院,程度重的患者再进一步转到大型医院,这样初步的筛查工作可以由AI医生大范围地铺开完成。(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魏春福、邰梦云)

来源:广州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