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9-19
近日,以“挑战科学最前沿: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理解未来讲座20期在上海举行。多位嘉宾表示,精准医疗等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及生命科学行业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机会,但市场虽然长期潜力诱人,短期前景却并不明朗,投资者越来越谨慎和理性。
据了解,精准医疗由个体化医疗概念进化而来,是一种将人群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个体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
艾社康主席及董事长威廉•哈兹尔廷表示,精准医疗的关键在于了解病人和他的疾病,了解疾病的内部原因和不同之处,而医疗本身就是个性化的,很多手术就是以精准医疗的方式进行的,“精准医疗已经在做了,也是未来的潮流。”
在中国也是如此,微芯生物总裁兼首席科学家鲁先平表示,精准医疗在中国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而我们要做的是了解中国以及国外的这些科学技术,推进独特思维,朝着正确方向,探索技术未来的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教授则表示,中国在近十年里开始发展精准医学,整体落后于国外,目前来看两点很重要,一是科学精神,培养真正有兴趣的科学家投入研究,二是投资,精准医疗是复杂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风险很多,需要把握好产品筛选标准和药物疗效预测。
而对于投资,毕马威中国医疗保健业主管合伙人姚凤娥认为,虽然中国生命科学市场的长期潜力诱人,但其短期前景并不明朗。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投资越来越谨慎和理性。以互联网+医疗为例,在整个儿市场上还没有找到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下,融到资企业的大幅裁员,未融到资的企业不少已经倒闭。
据媒体报道,近几年,精准医学公司成立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多提前布局,今年3月,精准医疗和生命科学更是正式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但2015年,国内精准医疗公司成立数为80家,较去年锐减58.33%,2016年,国内精准医疗公司投资次数为29次,较去年下滑63.75%。
此外,姚凤娥提到,医药行业投资者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对比此前投资者更青睐即将上市或通过FDA、CFDA注册的药品,近年投资者开始往前端走,以VC为主,希望在早起更为重视未来前景,“一旦上市之后,药品专利的年限是有限的,它的价值会相对较低。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