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导视  CA认证  标志 

智慧医疗行路难:挂号只是第一步

   日期:2016-09-14     浏览:171    
核心提示:走进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温一医),患者可以在自助服务机上进行门诊预约,选择医生并预约问诊时间,还可以在自助机上完

走进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温一医”),患者可以在自助服务机上进行门诊预约,选择医生并预约问诊时间,还可以在自助机上完成缴费、打印化验单、查看病例等服务,或通过App、微信、支付宝等渠道实现上述自助服务。

同时医生还可以帮助患者复诊、会诊及特殊检查预约,还可实现诊间扣款,患者只要在诊疗卡里存上钱,在约定的时间直接去看门诊即可。预约成功后,患者还可以把当前感受通过医患沟通平台提前告知医生,为其下诊断提供参考,减少“非医”时间的消耗,尽量做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

这是温一医历时六年打造的智慧医疗服务,在此之前,病人一次问诊平均需要排队6次,花费两到三个小时,而每次问诊只要5到10分钟,为了及时就诊,很多病人选择凌晨就到医院排队。

面临着上万的日门诊量,有75%的患者预约就诊,医院可以做到零排队。作为浙江省首批三甲综合性医院,温一医担负着浙南闽东地区超2000万人口医疗救治的任务。

 

风口之下顶级三甲医院遇阻

温一医只是智慧医疗的一角,通过信息化的流程改造,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提升就诊体验,减少医院人力成本,在永远朝阳的医疗健康产业,智慧医疗之风已经吹了多年,数百亿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多方力量积极布局。

IDC发布的《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预测,2016-2020医疗信息化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IT市场规模为254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30亿元,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1.1%,医疗信息化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和中国平安、联想、小米、京东、华为、乐视等各大企业都纷纷开始整合医疗资源,积极进行医疗产业战略性布局。除了互联网+公司,很多医院也在改进运营模式,引入“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努力建设医疗信息化系统。

但智慧医疗的推行并非如所宣传的一样顺利,“医疗信息化改革会牵扯到很多利益,整个医院的业务流程需要重新再造。二三线城市地区医院改革意愿强烈,而一线城市尤其是顶级三甲医院推进信息化的动力没那么强。”联想智慧医疗首席运营官罗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在其看来,短期内,北京和上海的顶级三甲医院很难做出真正的信息化改造。“二三线地区的医院特别重视患者的就医体验,以留住患者实现营利。而顶级三甲医院的患者流量已经爆满,可能不会为缺少消费者而担忧。”罗宾进一步解释。

实际上,目前一些知名三甲医院也推出了网上预约挂号等功能,但是从整体业务流程上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实属不易。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坦言,在信息化过程中常常面临顶层设计的问题,刚开始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未来发展得如此迅速。

“以前我们做信息化,往往是有一些需求,投点钱,做一个系统,就像打补丁一样,各个系统是分散的。在传输层面,医院的有线网、无线网、移动端等各个网络之间也是割裂的,甚至相互干扰。”此外,信息化的基础还比较差,数据缺乏全面有效的管理。

“看病不是挂号的问题,而是大量医疗流程的重组、变革和优化的问题,不能光做外面,治表不治里是没有用的。”联想集团副总裁尉伟东表示,而其与温一医共同打造的“温一模式”成功离不开院长的牵头,再造了医院业务流程,建立了多功能自助预约服务系统、医院内部管理平台、院外医疗关爱系统等模块。

 

信息孤岛

“差不多2014年投过的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项目,到现在没有死的话,差不多快死了,活的也不好。”华医资本创始人刘云表示。医疗信息化已经走过了20年,软硬件方面都很复杂,同时有很多孤岛现象。智慧医疗的实现远比想象中更难,这也是大批移动医疗项目死亡的原因。

目前智慧医院的产品功能比较单一,成熟度不够,体系化和标准化欠缺。厂家不同、产品不同、协议不同,增加了后续数据融合的复杂度。虽然不少医院都推出了移动端服务的App,但是几乎没有一款通用App可以在多家医院使用,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也给医疗大数据整合造成了阻力。

“从卫计的角度来说,或者一些民营医院,还有总院—分院的模式,他们是希望有一个平台对接多家医院的。但是,有一些对接医院比较敏感。这取决于医院的策略,取决于这个平台的运营方。”联想智慧医疗CTO梁琪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从国家层面,对各个医院还没有一个大的整合平台。如何让医疗信息连成一片,从国家层面应该建立一个互通互联的平台,通过医联平台建设使我们的医疗信息更好地互通整合,同时能够提供全国的健康信息数据,跟世界更好地接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支招。

虽然借助互联网+模式创新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通过互联网+模式再造医疗健康却至今鲜有巨头出现。“在医疗行业里面纯粹的、单纯的模式创新是不会改变这个行业的,或者说对这个行业不具有颠覆性的作用。”刘云直言。

在刘云看来,破局在模式创新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医疗的核心不是医生,而是效率。第一步要获取有效信息,需要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大数据消除信息孤岛,解析罕见病例、监控体征。智能化、生物传感器等实时监控体征,随时上传诊断数据、深度学习,这是机会所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90946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