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医疗人工智能是医生的助手

   日期:2018-07-30     浏览:97    
核心提示:发布日期:2018-07-27   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不仅要有技术支撑,更要有人文关怀。人工智能

发布日期:2018-07-27

  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不仅要有技术支撑,更要有人文关怀。人工智能诊断疾病只需要有理有据,而医生看病还需要有情有爱。

  最近,全球首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战”在京举行决赛,人工智能以高出20%的准确率战胜25名神经影像领域的顶尖专家。电脑打败人脑,虽在意料之中,却也引发了一场热议。

  近年来,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人工智能是人类“最强大脑”的集成者,自然比单个大脑更聪明。在诊断疾病时,人脑会受到精力、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人工智能则始终如一,冷静淡定,具有超级稳定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会超越人脑。机器毕竟是机器,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都是人脑设计出来的,不可能比人类更有智慧。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其主要功能是为人类服务。例如,我国神经影像科医生人才短缺,临床医生工作压力较大,而神经影像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医生完成疾病的初筛和判断,将医生从繁重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对付疑难重症。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让不同水平的医生实现同质化,最大限度避免漏诊误诊。

  人工智能不仅具有“记忆神通”,还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机器人会通过自我学习,吃一堑长一智,可以变得越来越聪明。不过,医疗人工智能也有“软肋”。例如,在已有共识的疾病领域,人工智能游刃有余;而在没有共识的疾病领域,人工智能则力不从心。因为人工智能过度依赖数据,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即便症状相同,疾病也未必相同。医学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并不追求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人不会按照教科书生病。当患者存在非常特殊的情况,尤其是当疾病不典型时,医生往往需要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症状等辅助方式,进行个体化的精准诊断,而不能单纯依靠数据来下结论。可见,人工智能的“智商”也是有限的。

  有人担心,未来部分医生会被医疗人工智能所取代。的确,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取代甚至消灭某些职业,但最不可能取代的一定是关注人心的职业。医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它关注的不仅是人的病,更是病的人。生理问题往往也会带来心理问题。人工智能不会察言观色,也不会抚慰人心,无法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只有医生才能感知到病人的疾苦,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安慰。医疗人工智能只能读懂数据和片子,而医生则能读懂人的喜怒哀乐。因此,医疗人工智能和医生是有本质区别的。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不仅要有技术支撑,更要有人文关怀。人工智能诊断疾病只需要有理有据,而医生看病还需要有情有爱。所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医生这个职业都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