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区域  脉动真空灭菌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  医院  招标  标识  CA认证  标志  导视 

南开大学团队合成“可激活”纳米药物

   日期:2018-05-15     浏览:158    
核心提示:发布日期:2018-05-15   光动力治疗,以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

发布日期:2018-05-15

 

  光动力治疗,以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治疗方法需要将光敏剂输入人体,在一定时间后,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使异常增生活跃的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使细胞死亡,达到治疗目的。而传统光敏剂对正常组织具有光毒性,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如何改良现有商业化光敏剂,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近年来,“可激活”光敏剂用于光动力治疗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

  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郭东升团队、生命科学学院丁丹团队联合研究开发了“可激活”纳米药物,克服了传统光敏剂缺乏肿瘤靶向性、对正常组织具有光毒性等不足,降低其光毒性并提高治疗效果,且能够实现诊疗一体化。该策略已经成功应用于活体动物实验,为肿瘤等疾病的临床精准治疗提供新方法。

  为了实现肿瘤选择性成像和靶向治疗,郭东升课题组提出了“生物标志物置换激活”的新策略。从已经成熟的商业化光敏剂出发,采用两亲性杯芳烃与光敏剂结合,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构筑纳米超分子药物——被杯芳烃“口袋”包括包封的光敏剂。

  该策略在化学理论上得到验证后,丁丹课题组成功将其应用于活体肿瘤成像和治疗。丁丹介绍:“当光敏剂被包结在主体空腔内时处于一种‘静默’状态;当纳米药物被运送到肿瘤组织区域时,光敏剂被置换出空腔并重新激活其原有光物理性质,从而实现肿瘤选择性成像和靶向治疗。”

  郭东升、丁丹课题组基于主客体化学理念提出了新颖的策略,实现了肿瘤选择性成像和靶向治疗,并成功应用于活体抗肿瘤中。这一开创性工作为实现精准医疗提供了新方法,发展了新材料。(通讯员 马超)

 

  《中国科学报》 (2018-05-15 第8版 科创)

 

来源:中国科学报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幸会,有你~  |  会员服务一览表  |  匠心商学院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59医疗器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633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4126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19-0004 (豫)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51号

提示:本网站信息仅供医疗行业专业人士使用,本平台上的提供的信息展示查询和搜索服务,旨为方便医械行业同仁,招商项目和投资合作有风险需谨慎,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