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医疗联合体面向基层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推进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国所有医疗联合体和县级医院,并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
这一政策的正式发布,无疑将远程医疗在分级诊疗中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大政方针下,远程医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甚至爆发期!
先布局者先受益。作为国内较早构建医联体远程协作体系的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平台,心医国际目前的远程医联体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4500多家医院。这一庞大网络的布局,当初是怎么想到,后来又是如何做到的?心医国际联合创始人、CEO邰从越在2018博鳌·健康界峰会上接受健康界专访时说,以”智慧医疗“给医联体赋能,他们总结出了一个公式:智慧医疗=(技术+运营+学科)x (生态+数据)=医疗赋能。

今年以来,赋能成为大佬们口头禅:阿里巴巴发布了赋能新零售战略、联想集团宣称要做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赋能者、就连跨界的张泉灵也提出“赋能中心”的概念。
在众多企业家纷纷为自己所在的领域“赋能”的新时代,医疗健康领域需要什么样的赋能?这也是邰从越一直思考的问题。
”赋能“二字写在纸上容易,若要落地则需要对行业的深刻洞察。邰从越深知这点,事实上早在八年以前,他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
2010年,心医国际开始意识到:传统模式下的医疗服务资源固化、效率低下,急需一股力量来改善。这个时候,邰从越带领着心医国际开始做院内信息化。
慢慢地,他发现:院内信息化建设远不能满足区域医疗服务的提升需求。于是,邰从越迅速把目光聚集到了医院点对点的远程网络上,通过近三年的埋头耕耘,心医国际首先实现了平级医院间的横向联结,使医疗资源得以释放。
很快到了2015年,此时大型三甲医院虹吸效应明显,基层医院纷纷叫苦不迭。看到了这一行业痛点,邰从越及时抓住了国家要建立医联体、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决心,积极协助各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协同网络,以实现医院多点联结后的资源利益共享。
一直持续到现在,心医国际已经帮助国内各大医院建立起了专科联盟、真实诊疗数据管理平台、肿瘤MDT模式等各项业务,总计建设和运营的各类医联体项目达150余个。邰从越表示,”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我看清楚了网络状的服务模式,更让我摸索出了赋能医疗的路径——互联网、运营和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