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百昌杯”中原康复科普大赛三等奖作品
作品名称:认识儿童抽动障碍
获奖单位: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
获奖作者:李亚飞
作品格式:图文
认识儿童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
一、发病原因多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二、发病的高危人群主要为男孩、年龄小和有抽动障碍的家族史。近年来患病率有增加趋势,起病年龄多为2-21岁,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孩多见,男女发病比率为3-5:1,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

三、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并可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一种形式,也可多种形式,可从一种抽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出现新的抽动形式,可伴有多种共患病,症状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为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诱因诱发加重,可因为放松、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等减轻。


四、共患病:约半数儿童共患一种或多种行为障碍,共患病越多,症状越严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学习困难(LD)

强迫障碍(OCD)

睡眠障碍(SD)

情绪障碍(ED)

自伤行为(SIB)

品行障碍(CD)

五、抽动障碍的危害:
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部分患儿症状可延续到成年,影响就业和交往等社会活动。伴发诸多行为问题,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给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六、不要忽视抽动障碍!!
1、抽动障碍并不少见,较10年前发病增加了3-5倍以上。

2、自愈倾向减低,经治疗后,仍有19.4%的病人在16岁以后仍然症状明显,且没有自愈的报道。

3、精神症状突出,大部分病人合并有其他障碍。
4、难治性病例逐渐增多,难治性病人占65%左右,所以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七、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影响抽动障碍儿童预后重要的因素。

1、轻症患者可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密切观察即可,目的是恢复和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功能。
2、重症患者可进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共患病的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重,注意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可选择中西医药物结合进行,非药物治疗可选择心理行为、教育干预、神经调控、手术疗法、免疫疗法等,也可配合中医的针灸,耳穴等疗法。


3、家庭的干预非常重要,家长的心理干预同样对孩子影响很大。

4、社会治疗和精神治疗的也很有必要。

八、儿童抽动症并不可怕,只要提高意识,做到早发现异常,早期进行干预,相信他们的明天一定会充满阳光。

·服务为本·不断创新·
成立于2009年1月7日,全球首家疼痛、康复+养老
综合服务平台——北京百昌一直秉持以客户需求为己任、与河南省多家医疗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固的技术交流及业务合作关系。
遵大势·守大德·行大道
河南客户群超600家,主打产品市场占有率超80%。
河南省唯一能够全部提供康复治疗技术-设备-运营-资金-管理的平台——
北京百昌盛世科技有限公司——
愿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明天!